(250932)
|
|
見證 - 與汽車同行 (中國版) CCTV Witness - The History of Car in China (China Version)
演員: Nil
登入後可上載此產品的圖片.
|
產品內容 |
內容:
一部回顧中國汽車工業滄桑歷史的10集電視紀錄片《與汽車同行》,在中國汽車工業50週年之際由《見證·影像志》欄目隆重推出。該片由上、下兩部組成,上部5集×30分鐘,以詳盡的資料,生動的訪談,和大量鮮為人知的故事展現了50年共和國汽車工業之路;下部5集×30分鐘,講述100年來中國百姓的坎坷轎車夢。
102年前,十里洋場的上海街頭出現了中國的第一輛汽車,人們帶著不可思議的眼光打量著這個新鮮玩意,他們把汽車稱作“四輪鐵馬”。車主是一個叫李肇時的匈牙利人,由於是第一輛,因此登記牌照的時候,還是當人畜車看待,按馬車來管理。
民國年間,洋人紛紛來中國開車行,因為舊中國沒有汽車製造業,所有的汽車全部依靠進口,而且型號雜亂,被稱為“萬國汽車博覽會”。
五十年代,北京街頭的交通工具只有稀稀拉拉製造輛車,以大公共為主,夾雜著馬車和卡車。由於剛剛解放,新中國受以美國為主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抵制和封鎖,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,轎車在新中國建立之初被劃為“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象徵”。
1979年國家首次宣佈允許私人擁有汽車是家庭轎車的第一先聲,1989年3月,新華社記者李安定在《了望》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《但願不是一個夢》的文章,第一次提出了轎車進入中國人家庭的設想。這篇文章也使他成為國內媒體鼓吹“轎車進入家庭”的第一人。當時,這樣的觀念還過於“前衛”,為此李安定遍嘗了酸甜苦辣。1998年,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專著《家庭轎車誘惑中國》,成為讀者喜愛的暢銷書。
1994年,中國政府頒發了《汽車工業產業政策》,明確將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來發展,第一次將鼓勵私人購買汽車寫進了政府政策文本,從此中國轎車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。自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,短短十餘年間,中國轎車產量猛增100萬,以年產汽車170萬輛而超越義大利,成為世界第9位汽車生產國。
2002年“北京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”盛況空前,包括價格高達888萬元人民幣的728賓利長龍轎車在內的幾款英國名車,展會沒開幾天就都被貼上了已經售出的標牌。汽車發燒友關注的蓮花跑車,展車中也有一輛被售出。汽車時代如一位姍姍來遲的美女,從幕後終於走到前臺。
2003年,中國汽車工業50週年之際,北京的機動車擁有量首次突破200萬輛。中國汽車產量將突破390萬輛,全球排位有望上升至第四位。
|
|
(250932-D)
|
見證 - 與汽車同行 (中國版)
[DVD]
(日期:2005-06-18)
售價($):
HK$77
(US$)
發行商: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
屏幕: 1.33:1
碟數: 2
地區碼: All
音效: Dolby Digital
影像: PAL
字幕: 中文(簡體)
語言: 國語
|
購買
|
|
|
參考匯率: US$1 = HK$7.8 RMB$1 = HK$1
|
|